首创殿试制度的创始者
迅考网带你了解首创殿试制度的统治者 ,希望本文能帮到你。
首创殿试制度的创始者

首创殿试制度的创始者是武则天。
在科举制度的发展史上,首创殿试制度的统治者是武则天。科举史上的殿试是由武则天首创的。载初元年(公元690年)二月,武则天即将称帝,于神都紫微城洛城殿策问贡士,各地精英云集洛阳,考生有上万人之多,连续考了几天。殿前试人自此始。通过朝廷殿试者为进士。
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。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。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,所以叫做科举。科举制始于隋唐,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了最后一科进士考试,共经历了1300多年。
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。隋统一全国后,为了加强中央集权,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,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。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,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。这种分科取士,以试策取士的办法,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。
唐朝时,科举制度逐渐完备。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。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,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。明经、进士两科是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。进士重诗赋,明经重帖经、墨义。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。
宋代的科举,大体同唐代一样,有常科、制科和武举。相比之下,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,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,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,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“宰相科”。宋代确立了乡试、会试、殿试三级考试制度。从宋代开始,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誉录,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。
元代开始,科举考试中落,但以四书试士,却是元代所开的先例。到了明代,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。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,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。满人享有种种特权。科举制发展到清代,舞弊越演越烈,科举制终于消亡。
历史上那位皇帝首创武举和殿试?
历史上武则天首创了武举和殿试。
武举
唐代武则天始创选拔武将的武举考试。至清朝时改称武科。历史上武举一共进行过约五百次。相对于文科举。
武科举较为不受重视,历朝的武举时而被废,时而恢复。而武举出身的地位亦低于文科出身的进士。
殿试
殿试,又称御试、廷试、廷对等,是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时期科举考试之一。殿试由内预拟,然后呈请皇帝选定。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。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、选拔官员等第。
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。由武则天创制于神都紫微宫洛城殿,所以是从唐开始的。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。
扩展资料:
武则天科举制首先是从文举开始的,选拔的都是经国治世的文才,因此文举是科举制的主要组成部分。
唐代文举的科目是很多的,明经、明法、明字、明算、进士、俊士等五十多种,后来渐渐演变为只重视明经、进士两科。
这两科最初只是试策,也就是根据经义和时务写作论文,后来逐渐转变为进士科注重诗赋,明经科注重帖经和墨义。
所谓帖经,就是将经书任意揭开一页,将左右两边遮住,中间只露出一行,再用纸帖盖三字,令应试者填充。
所谓墨义,则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。帖经与墨义,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以考中,而写作诗赋则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学才能,所以进士科及第很难,当时流传的三十老明经,五十少进士,指的就是这个意思。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—武举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—殿试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
下一篇:返回列表
相关推荐
- 2025-03-27工程造价就业前景,建筑行业6个证书
- 2025-06-23个人学籍学历查询、学信网个人学籍查询
- 2025-04-212024年国考招考公告和职位表发布
- 2025-04-07扬州中考查分--扬州中考查分2024
- 2025-06-18西南大学研究生分数线:西南大学研究生分数线什么时候公布
- 2025-04-24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;国家公务员职位一览表
- 2025-03-14初中毕业上大专
- 2025-04-08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全国~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
- 2025-04-08职称英语考试报名
- 2025-04-18北京社区工作者报名--北京社区工作者报名年龄限制
推荐文章